春日故宫 榫卯乐趣
29 - Apr - 2021
浏览数:876
作者:

暖阳春色藏不住,草长莺飞又一春。
沐浴春光,四年级的学生走进故宫,开展新学期的博物馆之旅。
站在雄伟的大殿前,仰望着壮观巍峨的建筑群,我们不禁又一次对古人的智慧由衷赞叹,也陷入沉思:
这一座座雄伟的大殿,不用水泥,不用钉子,古代工匠是怎么做到的呢?
为何人们评价故宫的建筑是“墙倒屋不塌”呢?
在这600年里,故宫经历了大大小小200多次地震,屹立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呢?
何为榫?何为卯?

一番询问,一轮倾听,一场讨论,我们分清了榫头和卯口,明白了斗拱的定义。于是乎,手中的工具不停地挥舞,嘴里念念有词:“三架梁、五架梁、七架梁……”,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。
要拼插比赛了,我们迅速分组、分工。比赛时,加油声不绝于耳,我们似乎能听见自己怦怦的心跳声。看,“青龙”队热火朝天地讨论着;瞧,“八卦游龙队”配合默契,第一时间得意地高举作品。木艺的理论和实践在我们手中完美地结合起来,实践的过程解开了心中的种种疑惑。我们也为中华民族悠久的木工文化和工匠精神所散发的魅力所折服。

在“寻宝”之路上,我们快乐的身影在故宫的御花园中穿梭,探索的目光追寻着每一处历史的踪影,爽朗的笑声洒遍每个角落。这边的“松饼队”刚刚发现了“狎鱼”的身影,那边的“金龙玄武队”又为找到“天马”而欢呼不已。活动中我们认识了垂脊兽,知道了五行与四方神兽的关系。在这春日的故宫里,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。
回程的路上,我们把玩着手中的鲁班锁,回忆着故宫里的一砖一瓦,一屋一梁,心中悄然埋下一颗对中国古建筑文化追寻的种子!
文/王玲丽 图/许迎宜
责任编辑 吴乐